學習外語,最大的阻礙往往不在於文法或單字量,而在於如何將腦海中的想法,自然流暢地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很多時候,我們卡住的並不是「不懂英文」,而是「不知道怎麼說」。這篇文章將針對這個常見的學習瓶頸,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讓你輕鬆克服「想表達卻不知如何說」的困境。
首先,我們要了解,母語人士的表達方式,和我們學習課本上的標準句型,往往存在差異。課本教導我們文法規則,但真實的語言使用更注重語感和情境。例如,想表達「我可以借你的筆嗎?」,課本上或許會教「May I borrow your pen?」,但日常生活中,更常見的說法可能是「Can I borrow your pen?」或是更口語化的「Mind if I borrow your pen?」。 這些細微的差異,正是我們需要學習掌握的。
那麼,如何才能像母語人士一樣,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呢?以下提供幾項實用的技巧:

一、善用片語和慣用語 (Idioms and Colloquialisms): 學習單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將這些單字組合成流暢的片語和慣用語。這些表達方式更貼近日常生活的實際應用,也更能展現你的語言能力。例如,「很累」不只能說 “I’m tired”,還可以說 “I’m beat”、”I’m worn out” 或是 “I’m exhausted”,不同的詞彙展現不同的疲憊程度和語氣。
二、活用不同時態 (Verb Tenses): 正確使用時態能讓你的表達更精準,也更能展現你的語法功力。不要害怕嘗試不同的時態,例如過去完成式、現在完成進行式等等。多運用這些時態,能更有效地表達時間的順序和事件的持續狀態。例如,想表達「我已經等了他一個小時了」,可以用 “I’ve been waiting for him for an hour.”,比單純的 “I waited for him for an hour.” 更能突顯等待的持續性。
三、學習不同句型結構 (Sentence Structures): 英文的句型結構多樣化,學習不同的句型能讓你的表達更豐富多彩。例如,可以善用倒裝句、強調句等,來突出重點或改變語氣。熟練運用各種句型,能讓你的英文聽起來更自然流暢,也更具感染力。
四、多聽多說多讀多寫 (Immersion): 語言學習沒有捷徑,唯有持續練習才能提升能力。多聽英文歌曲、電影、廣播;多說英文,無論是和朋友、老師或自己練習;多讀英文書籍、文章;多寫英文日記、作文。透過沉浸式的學習環境,你才能真正掌握英文的語感和表達方式。
五、善用線上資源 (Online Resources): 現在有很多線上資源可以幫助你學習英文,例如線上字典、翻譯軟體、英文學習網站等等。善用這些資源,可以幫助你快速查找單字、片語、文法規則,也能讓你接觸到更多不同的英文表達方式。 例如,你可以利用線上字典查詢單字的各種用法和例句,更能加深你的理解。
六、勇於開口說 (Speak Up): 學習語言最怕的就是害怕犯錯。不要害怕說錯,因為犯錯是學習的一部分。只有不斷地練習說英文,你才能漸漸克服心理障礙,提升你的口語表達能力。
最後,想表達卻不知如何說,其實很常見。別灰心,持續學習、不斷練習,你一定能找到屬於你的最佳表達方式。 記住,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毅力,但只要你堅持下去,一定能看到成果。 學習英文的過程,不只是學習語言本身,更是學習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一種新的看世界的方式。 祝你學習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