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國外遇到新朋友,或是想和某人保持聯絡時,一句恰當的英文不僅能建立良好印象,還能讓溝通更加順暢。直接說 「Leave your WeChat」 或許能達到目的,但有更多更自然、更地道的表達方式,讓你能優雅地邀請對方交換聯絡資訊。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方法,讓你在不同情境下都能得心應手。
直接表達,簡單明瞭:
“Can I get your contact details?” (我可以要你的聯絡方式嗎?) 這句話非常直接,適用於大多數情境,無論是商業場合還是休閒聚會。它給人一種專業且禮貌的感覺。

“Can I get your number?” (我可以要你的電話號碼嗎?) 如果你只想得到對方的電話,這句話就非常簡單明瞭。
“What’s your number?” (你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這句話比上一句稍微隨意一些,適合比較輕鬆的場合。
“How can I reach you?” (我怎麼才能聯絡到你?) 這句話比較通用,可以涵蓋電話、電子郵件等多種聯絡方式。
間接表達,更顯委婉:
“Let’s keep in touch!” (讓我們保持聯絡!) 這是一個非常友好的表達,表明你想和對方維持關係,但沒有直接要求聯絡方式。接下來,你可以加上 “What’s the best way to reach you?” (聯絡你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I’d love to hear from you.” (我很樂意收到你的消息。) 這句話表達了你對與對方保持聯絡的期待,並給對方留下主動權。
“It was great meeting you. How can we connect?” (很高興認識你,我們怎麼聯絡?) 這句話先表達了認識對方的喜悅,再自然地詢問聯絡方式。
更具體的表達,針對不同平臺:
“Are you on WhatsApp?” (你有用 WhatsApp 嗎?) 如果你主要使用 WhatsApp,這句話就能直接詢問對方是否也使用這個平臺。
“What’s your email address?” (你的電子郵件地址是什麼?) 如果你想透過電子郵件聯絡對方,這句話是最直接的詢問方式。
“Do you have a LinkedIn profile?” (你有 LinkedIn 檔案嗎?) 如果你想在 LinkedIn 上與對方建立專業聯繫,這句話就非常適合。
“What’s your Instagram handle?” (你的 Instagram 帳號是什麼?)如果你想追蹤對方在Instagram上的動態,可以這樣詢問.
進一步的建議:
觀察情境: 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取決於你所處的情境。正式場合應該使用更正式的語言,而輕鬆的聚會則可以使用更隨意的表達。
注意語氣: 無論你選擇哪種表達方式,都要保持友善和禮貌的語氣。
主動提供: 在詢問對方聯絡方式的同時,也主動提供自己的聯絡方式,這能讓對方感到更自在。例如,你可以說 “Here’s my card, and what’s the best way to reach you?” (這是我的名片,聯絡你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尊重意願: 如果對方不願意提供聯絡方式,要尊重他們的意願,不要強求。
使用後續: 交換聯繫方式後,可以在隔天發送訊息,再次感謝對方的時間並簡單介紹自己,讓對方加深印象.
總而言之,用英文詢問聯絡方式有很多種方式,選擇最適合情境和個人風格的表達,就能讓你更自然、更自信地與人交流。記住,溝通的關鍵在於尊重、禮貌和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