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莘莘學子來說,掌握不同的英文表達方式,不僅能豐富語言能力,更能拓展國際視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如何用英文表達「我想發財」這個願望,並延伸學習相關的用語與情境。
基礎表達:I want to get rich
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理解的說法。”I want” 表達的是「我想要」,”to get rich” 則是指「變得富有」。這個句型適用於各種場合,簡單明瞭地表達了你渴望財富的願望。

更精確的表達:I want to be wealthy/prosperous
“Wealthy” 和 “prosperous” 都是形容詞,意思是「富有的」、「繁榮的」。使用這些詞彙,可以更精確地表達你希望擁有豐厚財富的狀態。”I want to be wealthy” 強調的是個人的財富積累,而 “I want to be prosperous” 則更帶有事業興旺、生活富足的含義。
更口語化的表達:I want to make a fortune
“To make a fortune” 是一個動詞片語,意思是「賺大錢」、「發大財」。這個表達方式更口語化,也更生動形象。它暗示了你希望透過努力工作或投資來獲得巨額財富。
更帶有願景的表達:I aspire to be financially independent/successful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指的是「財務獨立」,也就是不需要依賴他人,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財富。”Financially successful” 指的是「財務成功」,也就是在財務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這些表達方式更帶有願景和目標,強調你希望透過財務上的努力來實現人生的價值。
延伸學習:與財富相關的英文用語
Lucky Money (紅包): 在農曆新年期間,長輩會給晚輩紅包,裡面裝著錢,象徵著祝福和好運。
Rags to riches (白手起家): 形容一個人從貧困到富有的過程。
Living paycheck to paycheck (月光族): 形容一個人收入剛好夠支付生活開銷,沒有積蓄。
Money doesn’t grow on trees (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提醒人們要珍惜金錢,不要浪費。
Nest egg (養老金): 指的是為了退休生活而儲蓄的錢。
Affluent (富裕的): 形容詞,指某人或某地擁有大量的財富。
Well-off (小康): 指經濟狀況良好,生活無憂。
Investment (投資): 將金錢投入到某項事業或項目中,期望獲得回報。
Dividend (股息): 公司分配給股東的利潤。
Budget (預算): 對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收入和支出進行規劃。
不同情境下的應用
與朋友聊天: “Man, I really want to make a fortune so I can travel the world!”(老兄,我真的很想發大財,這樣我就可以環遊世界了!)
設定目標: “I aspire to be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by the age of 40.”(我希望在40歲之前實現財務獨立。)
鼓勵自己: “I’m working hard to get rich and provide a better life for my family.”(我正在努力工作以致富,並為我的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
夢想未來: “Someday, I’ll be wealthy and donate to charity.” (總有一天,我會變得富有,然後捐款做慈善。)
總之,英文中表達「我想發財」的方式有很多種,同學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情境和語氣選擇最適合的表達方式。更重要的是,要了解這些表達方式背後的文化含義,才能更準確地運用語言,與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