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剛開始接觸英文的學子們,「這是什麼?」絕對是個高頻率出現的疑問。想用英文表達這個疑問,其實有很多種方式,各有巧妙之處,掌握這些,能讓你更靈活運用英文。
最基本也最直接的說法就是:”What is this?”。這句話結構簡單明瞭,適合各種情境,例如指著一個你不認識的物品,或是不懂的東西,都可以直接使用。其中 “What” 是「什麼」,”is” 是 “to be” 動詞的現在式,而 “this” 則是「這個」。
如果想更禮貌一點,可以說 “Could you tell me what this is?” 或 “Can you tell me what this is?”。 這兩種說法都帶有請求的語氣,比較委婉,適用於詢問長輩或是不熟悉的人。 “Could” 比 “Can” 更正式一點,但基本上兩者都可以用。

另一種常見的表達方式是 “What’s this?”。 這其實是 “What is this?” 的縮寫,口語上非常常見,也更加隨意自然。在非正式的場合,例如和朋友聊天、在商店購物,都可以輕鬆地使用 “What’s this?”。
除了針對「這個」之外,有時我們想問的是「那是什麼?」,這時候就要使用 “that”。 「那是什麼?」的英文是 “What is that?” 或 “What’s that?”。 “That” 指的是比較遠的東西,或是不在我們手邊的東西。
擴展應用:更精確地表達疑問
除了基本的 “What is this?”, 我們還可以根據情況,加入更多描述,讓問題更精確。
1. 針對特定物品的種類: 如果你想知道某種物品的種類或用途,可以使用 “What kind of… is this?” 例如,你看到一種特別的茶葉,就可以問 “What kind of tea is this?”(這是什麼茶?)
2. 詢問物品的用途: 如果你已經知道某個東西的名稱,但不知道它的用途,可以使用 “What is this used for?” 例如,你看到一個奇怪的工具,可以問 “What is this used for?”(這個是用來做什麼的?)
3. 詢問物品的材質: 如果你想知道某個東西的材質,可以使用 “What is this made of?” 例如,你看到一個漂亮的碗,可以問 “What is this made of?”(這個是什麼做的?)
4. 詢問更抽象的概念: 「這是什麼?」也可以用來詢問更抽象的概念,例如一種感覺、一種想法、或是一種狀態。這時候,你可以說 “What is this feeling?”(這是什麼感覺?)、”What is this called?”(這(個)叫做什麼?)。
情境應用:生活中的實例
在博物館: 看著一個古代文物,你可以問導覽員 “Could you tell me what this is?” 或是 “What’s this used for?”。
在餐廳: 看到菜單上一個陌生的菜名,你可以問服務生 “What is this dish?” 或是 “What ingredients are in this?” (這道菜有什麼材料?)
在家裡: 發現一個不認識的工具,你可以問家人 “What is this?” 或是 “What is this made of?”。
在商店: 指著一個有趣的玩具,你可以問店員 “What’s this?” 或是 “What does this do?” (這個是做什麼的?)
結語
掌握「這是什麼?」的英文表達方式,是學習英文的基礎。透過不同的句型和情境應用,你可以更自信地用英文表達你的疑問,探索未知的世界。 記住,多練習,多運用,就能讓你的英文更流利自然。